其實聊到投資風險時,應該必須要和投資報酬一起談會比較好。但我知道大多數人普遍的心態是只看只談報酬,而忽略風險存在。因此如果把投資報酬放進來一併討論的話,那大多數閱讀本文的人,只會把焦點放在「報酬」身上,而徹底忽略「風險」兩個字。
投資報酬一言以蔽之就是:簡單而言就是你希望預期創造報酬的潛在程度,並且為了獲取這項報酬而需要承擔的風險程度。當然傳統理論上,報酬與風險是成正比,越高的報酬相對的也有越高的風險,但這個只是原則上,未必每次皆如此,例如有些股債配置比的在過去的報酬績效來看是優於完全只投資在股票的。
但還是得稍微提一下投資報酬。
投資報酬一言以蔽之就是:簡單而言就是你希望預期創造報酬的潛在程度,並且為了獲取這項報酬而需要承擔的風險程度。當然傳統理論上,報酬與風險是成正比,越高的報酬相對的也有越高的風險,但這個只是原則上,未必每次皆如此,例如有些股債配置比的在過去的報酬績效來看是優於完全只投資在股票的。
我們只需要謹記一個大重點就是:風險與報酬如影隨行,永遠也無法拆開。
進一步來說,投資報酬有兩個要點:
無論是實際報酬與預期報酬,通常都是以年利率來表示。確認實際報酬是為了讓投資人瞭解自己投資的進展要多好(多差),例如老是績效不如市場,是否要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式,例如放棄主動選股,選擇被動投資。
預期報酬則有些難度 ,應該說對許多人而言(包含我)是超高難度。通常是經驗豐富的投資人與法人比較有這個能力(但未必如他們所預測)。預期報酬要考慮的項目相當多,例如:對所有可能重大的結果,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作預測、每一項重大結果分配發生的機率、針對每一項重大結果預測機率、機率乘上預期報酬、個體經濟與總體宏觀經濟預測、全球政治動盪考量等等,甚至還有事後才有法子評估確認的黑天鵝事件。
現在你知道預期報酬有多難了吧?你認為坊間許多什麼用殖利率來預期報酬及線型之類的,真的有效嗎?用過去的歷史資料與數據,真的能評估未來嗎?「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就像看著後視鏡開車前進。」
進一步來說,投資報酬有兩個要點:
- 實際報酬:指過去某段持有時間內,已經獲得的報酬(無論兌現或不兌現)。
- 預期報酬:投資人估計將來持有某個期間內會獲得的報酬。
無論是實際報酬與預期報酬,通常都是以年利率來表示。確認實際報酬是為了讓投資人瞭解自己投資的進展要多好(多差),例如老是績效不如市場,是否要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式,例如放棄主動選股,選擇被動投資。
預期報酬則有些難度 ,應該說對許多人而言(包含我)是超高難度。通常是經驗豐富的投資人與法人比較有這個能力(但未必如他們所預測)。預期報酬要考慮的項目相當多,例如:對所有可能重大的結果,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作預測、每一項重大結果分配發生的機率、針對每一項重大結果預測機率、機率乘上預期報酬、個體經濟與總體宏觀經濟預測、全球政治動盪考量等等,甚至還有事後才有法子評估確認的黑天鵝事件。
現在你知道預期報酬有多難了吧?你認為坊間許多什麼用殖利率來預期報酬及線型之類的,真的有效嗎?用過去的歷史資料與數據,真的能評估未來嗎?「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就像看著後視鏡開車前進。」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
真的無法預測嗎?
用極長時間來看,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統計資料看出端倪。例如:200年美國股票市場年化報酬率約7.5%,債券則是3.5%。過去當然無法表示未來,但可以替未來找尋一些軌跡與方向。這也是「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另一句反詰的話:「市場上,後視鏡永遠比擋風玻璃讓你看得更清楚。」
伴隨投資報酬而來的投資風險呢?
每個人對於風險的定義不同,有人定義為金錢損失、有人則認為是投資的不熟悉自在、有人則把風險定義為逆向風險,甚至有人認為「隨波逐流」(人多的地方)是種風險等等。
以上的定義都對也都很合理,但用實際投資報酬與預期報酬相互呈現不確定性會更加適合風險這個字眼與概念。例如政府勞退基金對我們勞工而言,風險就是來自於未來履行的不確定性。(簡單說如果勞工退休後領不到錢,就是最大的風險)
用極長時間來看,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統計資料看出端倪。例如:200年美國股票市場年化報酬率約7.5%,債券則是3.5%。過去當然無法表示未來,但可以替未來找尋一些軌跡與方向。這也是「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另一句反詰的話:「市場上,後視鏡永遠比擋風玻璃讓你看得更清楚。」
伴隨投資報酬而來的投資風險呢?
每個人對於風險的定義不同,有人定義為金錢損失、有人則認為是投資的不熟悉自在、有人則把風險定義為逆向風險,甚至有人認為「隨波逐流」(人多的地方)是種風險等等。
以上的定義都對也都很合理,但用實際投資報酬與預期報酬相互呈現不確定性會更加適合風險這個字眼與概念。例如政府勞退基金對我們勞工而言,風險就是來自於未來履行的不確定性。(簡單說如果勞工退休後領不到錢,就是最大的風險)
將這個風險概念再進一步解釋擴展,實際報酬與預期報酬的差距,就可以歸因在特定期間內報酬的波動。因此又有所謂較高的波動為高風險與較低波動為低風險的概念出現,於是又出現報酬序列(sequence of return)字眼出現。
有沒有頭昏眼花撩亂了?其實我們要注意的是特定時間內報酬的波動,簡單說就是短期大幅震盪波動(這也是人性最脆弱的時候),但以長期(很長時間來看),你的投資組合會隨時間越久而震盪越平緩,意謂波動帶來的風險越小。但我們還是必需要作些資產的配置來讓自己提高抵抗風險來臨時的能力,避免風險突然來臨時驚慌失措,甚至因此家庭與生活都出了狀況。
我們要瞭解,投資人依靠未來的預估報酬來建立自己的投資配置組合,那麼實際報酬與預期報酬的接近是極為重要的。因此較多的可見性預期報酬就應當被視為風險低,而較少可見性預期報酬則是風險高。我們以200年長時間美國股票市場來看,年化報酬率約8.5%。因此在在預期報酬可見性之下,我們知道長期投資美國股票市場大約就是8.5%,這個就是較多的可見性預期報酬。而某檔股票未來如何?誰也猜不出來,這就是較少的可見性預期報酬。
投資風險就這樣嗎?沒有啦!這只是概括而已,之後我們再來細談分類。這篇文章就用《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作者來為投資風險作個簡單結語:
投資風險就這樣嗎?沒有啦!這只是概括而已,之後我們再來細談分類。這篇文章就用《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作者來為投資風險作個簡單結語:
比爾.蘇西斯(Bill Schultheis) |
投資風險就是:
你希望用來購買重要物品,或是將來用來維持某種生活型態的錢,在你需要的時,這筆錢卻消失不見的可能性。
--《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比爾.蘇西斯(Bill Schulthe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