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活動日期表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要投資美股?


  
  有許多朋友問我關於我美股配置以及還會留資金投資臺灣市場問題,這裡我做個完整的答覆。基本上竹軒會把投資重心擺在美股,可是有但書的。個人資產是擺在美股沒錯,但小弟沒有要把整個資產都到美國;簡單說老婆那邊的資產還是會在臺灣,僅只是個人的資金到美國而已。

  不少網友說投資就是要找龍頭股,尤其是那種民生穩定的龍頭股,這種長期持有是相對安全而且有報酬。(許多投資達人也是建議要投資龍頭股。)但我們怎麼不用另一個角度或高度去看待呢?就算找到很穩定的龍頭股,是否它的風險性還是會高於市場?

  個股與市場風險比較,當然個股風險會高於市場。不是嗎?

  並且個股有龍頭股,是否市場也有所謂龍頭市場,國家也有所謂龍頭國呢?對吧?你認為台灣市場是龍頭市場嗎?中華民國是龍頭國嗎?我想沒有朋友會說臺灣YES!

  地球上哪裡是龍頭市場和龍頭國家?我想沒有人反對是美國吧。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如果自己國家都無法賺錢,投資國際只是夢話。」:這句話讓很多人侷限在臺灣市場,為什麼?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幾乎有全球市場1/3份量。如果連美國都無法獲利了,哪裡還能比美國好呢?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顯然不信。但我們大多數人卻把這句話誤解了,結果牢牢的侷限在台灣市場裡。這是我會把資產轉去美國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美國金融市場非常完善,他們的交易制度以及ETF種類可以讓我輕鬆不費力的達到自己規劃的資產配置:在美國依舊可以投資臺灣市場,如EWT這檔ETF,就是追蹤台灣整體市場的指數基金。

  竹軒不得不說臺灣金融市場這方面遠遠落後於美國。無論是ETF的低總開支費用、各家券商有所謂免手續費的ETF(你能想像交易股票不用給券商手續費嗎?)等等,這目前都是臺灣沒有的。

  更別講臺灣是一個對長期投資者不友善的市場。美國鼓勵全球投資者來投資,交易買賣無稅率問題,只有股息課30%,簡單明瞭。各家券商的手續費也都採取單筆固定金額,無論買一股或是一億股都是一樣手續費(介於6-10美元之間)。

  臺灣,手續費是總金額乘上去的,賣出時還有所謂證交稅。對於長期投資者呢?扣抵稅額減半、健保補充費及長照險補充費。反正只要國家有資金有缺口,要嘛罰單開多點,要嘛就跟我們小散戶伸手要。當大家介意美國30%股息稅時,是否忽略臺灣其實課稅可能還遠遠超出美國?

  臺灣金融市場經常有非法交易,包含內線或是坑殺股民事件發生。例如:樂陞案、勝華下市前內線交易等等。我們看看台灣政府對於這些不法行為的處理及態度,你不感到失望嗎?



  第三個原因:個人不常熬夜,通常晚上12點就和周公下棋去了。這有個好處,壓根不會盯盤看盤,醒來就收盤;對我而言反而是種良好的保護措施。外加竹軒懶惰成性,買了就不太想賣。資金出去了,一想到還要去銀行填單才能匯回,就自動放棄。

  第四個原因:我認同「美股夢想家」版主施雅棠先生的觀念,施先生認為投資美股比臺股安全。為什麼?臺股我們經常會受資訊(應該說雜訊)干擾,無論是財經節目、投顧老師、專家達人、社群同好、報章媒體等等影響,常常會投資一些連自己都不懂的公司股票。例如:曾經有人問我F-昂寶好不好?我第一時間想法是:我連聽都沒聽過阿。

  在這影響之下,很容易投資些你完全不認識及沒聽過的公司,容易陷入緊張亢奮情緒,這些非理性的行為實際上會為投資組合帶來不小的傷害。美股呢?基本上應該不敢亂投資些自己沒聽過的公司吧?會投資的公司大部份都是你聽過的公司。這些公司基本上都具備一定護城河條件,至少它大到讓你知道它的存在。(名聲遠從美國傳到臺灣),例如:迪士尼、可口可樂、麥當勞及耐吉星巴克等等。

  中華民國國運目前105年,就長期穩定配息的聯華(1229)也不過就是20-30年左右穩定配息。在臺灣已經非常了不起,是長期持有股的代表。但美國寶僑(SK-II、飛柔的母公司)已經連續130年來配息都不中斷。巴菲特鍾愛的富國銀行更是160年不曾虧損。

  兩者比較,相信你是有感的。

  若不投資個股,如我一樣是投資ETF者。我貪圖美國金融市場的工具完備,除了投資波克夏是個股之外,一律選擇ETF,無論是股市債市或是房市,利用相對安全性的ETF來達到配置的目的;如果你擔心單一市場的風險(例如:日本),你可以選擇全球市場ETF(VT),或是區域型市場ETF,如新興市場VWO,歐洲市場VGK,太平洋成熟市場VPL等等來達到全球配置。

  重點是這些ETF總費用極低,全部加起來可能都沒有一檔臺灣主動型基金1.5%來得高,並且追蹤技術遠比台灣發行的ETF好上很多。

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費用很重要嗎?

  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在著作《投資金律》提到:「如果總開支費用加上週轉率費用有4%的話,不用到30年,你的本金就會被吞噬一半,並且在每年報酬率8%情況下,那檔基金的管理人或公司賺得一定比你多。」我們投資就是要將本求利,用來抵抗通膨以及讓自己生活更美好。當然要斤斤計較了。

  在臺灣想要簡單的利用ETF工具來進行股市債市資產配置,還無法辦到。因為臺灣目前沒有債券型ETF標的。(2017年補充:目前已有,但規模、流通性及追蹤誤差都有待觀察)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自從資產配置後,你知道嗎?生活瞬間少了一大塊樂趣,應該說無聊。無聊到讓我想找其它事情了。為什麼無聊呢?因為媒體雜誌,財經新聞,個股公司重大事情,全球經濟走勢及季報年報都吸引不了我的注意。

  採取【資產配置】及【再平衡策略】下,投資組合必然有漲有跌,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問題,完全勾引不起我的在意。竹軒認為:「錢要替我們辛勞為我們服務,而不是我們為了錢辛勞服務。」;當一直注意市場的時候,某程度來說,就算是長期投資者,也不能算是被動收入,比較像是主動收入,就像工作一樣,必須時時刻刻關注它。

  竹軒投資理財理的初衷是:放心的讓錢去幫我賺錢。如果無法放心,那就脫離我的本意。

若覺得文章不錯!要給竹軒鼓勵,歡迎打賞,謝謝!

(打賞竹軒台灣智付通QRCO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