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活動日期表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金融股與台灣50(0050)十年比較。



近來這幾年,台灣開始流行所謂「存股」的風潮。大概從2011年左右開始出現「存股」這個字眼,為為什長期持有有價證券,變成所謂「存」呢?竹軒其實不太明白,也不甚理解。可能有「存」這個字比較容易解釋長期持有策略,大眾比較容易明白吧。

  但對於股市來說,「存」這個字實在不妥當。原因在於股市每天都會波動震盪,而不是真的像把錢定存在銀行一樣,永遠是正斜率。簡單說股市無法像定存一樣保證不賠。


正斜率


  「存股」從2011年開始流行,以中鋼(2002)為代表,標榜龍頭股、龍頭產業,國營企業及不會倒等等,吸引大眾及一般投資人投資。然後雜誌和媒體也樂得搭順風車(連奇怪的存股證都出來了),這幾年來可以到處看到所謂存股達人和存股文章。

  其中最近這幾年來金融股居然被捧成「存股」的代表,儼然是繼中鋼(2002)之後的「存股界」明日之星。那中鋼(2002)呢?之後再來聊吧,我們只要知道他已經是昨日黃花,被「存股界」棄之如敝屣。


  金融股被捧起來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 股價便宜,存起來有成就感。 
  2. 標榜小資族也能定期定額。 
  3. 大多會配股票股利,所以一定時間後,股數變多,感覺很好。 
  4. 不會倒,這些公司大到不會倒。 
  5. 中華民國還沒有讓銀行倒過,最多被合併。 
  6. 如果認為不保險,官股更是穩中之穩。 
  7. 殖利率高,很多人認為殖利率高,就是報酬高。
指數與報酬指數

真的有照媒體及各方達人說的報酬率高嗎?未來不知道,但我們可以檢視一下過去的績效。在上圖中,各位讀者會看到XX指數與XX報酬指數。基本上長期持有者,比較在意的報酬指數。報酬指數與對應的指數相差越大,代表長期獲利狀況越好。例如:臺灣50報酬指數與臺灣50指數相距就極大。這代表2003年如果一個投資人持有0050到現在,他可以獲取個報酬。

  大家比較常看到及認識的加權指數,就是俗稱大盤。加權指數漲漲跌跌,很長時間不會突破前高,會讓投資人認為長期持有只是在消耗時間。但如果你看的加權報酬指數(股息還原),你會發現臺灣市場是一直在成長的。

  在這圖表中有沒有注意到,金融指數和金融報酬指數幾乎都黏在一起。簡單說如果你在這幾年全部投入金融市場,獲得的報酬遠不如投資整個臺灣市場。也就是說以過去的時間來看,各方宣稱金融股報酬率高,股息勝過定存之類言語,未必真的為投資人帶來高額報酬。

  有人說我慢慢買慢存,可以「零成本」,有獲利的。

  竹軒必須說,世上沒有「零成本」這回事,因為至少還有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甚至沉沒成本之類。同樣時間裡,你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例如投資0050),而你卻投資金融市場,這就是你損失的機會成本。

臺灣50成份股中金融股(2006-2015年年化報酬率及年化標準差)

報酬與風險分佈圖(2006-2015) 
  標榜存銀行股的專家達人,基本上都會建議大眾投資所謂權值股,就是臺灣50指數中的金融股。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被選入臺灣50指數的金融股,有足夠安全性,簡單說就是大到不會倒,並起認為報酬率會比較好。

  竹軒就把過去十年(2006-2015)的金融股及臺灣50ETF(0050),作個統計,印證是否絕大多數50成份金融股都可以獲得比市場還要好的績效報酬。臺灣50ETF(0050)是佔臺灣市值50大公司,代表70%的市場,而這幾年的報酬也相當於75%-80%市場報酬。因此我們直接拿0050與這些金融股作比較。

  我們赫然發現,如果不計風險,13家權值金融股中,只有3家勝過0050。勝過0050分別是富邦金(2881)、台新金(2887)及玉山金(2884)。常在報章雜誌和達人網站中推薦的中信金、第一金等等都沒有0050績效來得好。我們還看到讓大眾以為股息很穩定,各方面都很穩定的合庫金(5880),跌破眼鏡的繳交出負報酬的成績。這裡說明一下,合庫金成立只有5年(2015年止),因此計算的是5年的績效。


  
  如果我們再把風險計算進去,就是所謂波動幅度,也就是標準差。我們這裡先不討論個股有倒閉風險(0050沒有這風險),單純就以市場波動幅度來看。我們知道,最好的情況就是:報酬率高,標準差低。標準差低代表股價波動穩定,對於定期定額或是想一次投入的投資人而言,比較不會發生買在高價情況。並且股價幅度不大,也比較心安,可以安穩的睡覺,不用天天擔心股市。

  我們從分佈圖看到,報酬率及標準差比0050好的,只剩下富邦金(2881)。這著實會讓人訝異,畢竟以那個金融指數和報酬指數來看,也許可以解釋會低迷的原因是因為非權值股的金融股所托累。但這個權值股的比較,居然只有一家勝出,跟宣稱的完全不同。

  並且還打了認為官銀比較穩的專家一巴掌,除了兆豐金(2286)勉強有接近水準之外,其它官銀穩是穩了(標準差都很低),但報酬也很低(也很穩的低)。這怎麼會呢?銀行股都是高殖利率,怎麼報酬反而會變差呢?

  以下我們用許多人喜歡存的第一金(2892)作解釋。

第一金(2982)2006年-2015年報酬率(含股息)

上表是第一金(2892)從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報酬,我們知道這十年最終第一金(2892)是繳出年化報酬2.51%的低迷成績。怎麼會這樣呢?不是高殖利率嗎?

  實際上我們要知道,股市的報酬不是像某些專家或媒體宣稱的那樣,不是殖利率等於報酬率的。臺灣很多專家甚至官員,都會有意無意的誤導投資人,例如:常常會高喊金融股殖利高,比定存利息好,要大家進場之類。但聰明的朋友要知道,我們投入市場,不單單只是要滿足於高於定存的利率而已,更重要的是還要抵抗通膨。

  那股市市場報酬是什麼?依據「證券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定義是:股市報酬=股息+利息+資本利得(價值成長,俗差價差)。

  這才是完整股市市場的報酬。

  我們把第一金(2892)報酬圖拆開看,如下圖。

第一金(2982)2006年-2015年報酬率(含股息)
  
  這樣朋友就很清楚,長期而言股息是一個很重要的穩定報酬來源和依據,但資本利得也是我們不可輕視和忽視的。一間公司如果穩定成長,他的報酬必然會反映在股息及資本利得身上。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雖然大部分時間不會去實現資本利得(賣出股份賺價差),但到退休或是需要錢的時刻,也是要殺金雞取卵的。

  總結:金融股適不適合投資?這個要請朋友自行去判斷。但我們可以知道過去十年,只有一家富邦金(2881)是勝過0050的。但未來我們也無法保證還是否能繼續勝過市場,或是金融股會大翻身。

  就個人感想而言,十年前50成份股中不只這些金融股,還有許多曾經被列入權值股的金融股,例如:新光金(2888)。投資人要在這十幾家中去尋找判斷哪檔股票能勝過市場報酬,難度著實不低。就以這13家來講,不看標準差,就單純看年化報酬率,勝過0050也只有3家,機率只有23%而已,並且要隨時注意營收獲是經營狀況等等,投資人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想要樂活投資,不想在市場上挑股選股猜測那檔會贏市場,我想直接持有整個市場是個不錯的方法。臺灣50ETF(0050)是個不錯的選擇,沒有選股的煩擾,也沒有擔憂是否會下市的風險,定且持有整個臺灣股票市場。


若覺得文章不錯!要給竹軒鼓勵,歡迎打賞,謝謝!


(打賞竹軒台灣智付通QRCO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