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春秋時期吳王國軍事家 孫武
如果能夠不打仗,就可贏得這場戰役,是最好的方法。投資上也是如此。但要稍微改一下,對於廣大的一般投資者而言,勝仗是很困難的。畢竟我們不是專業投資者,所以我們目標不要打輸就行了。順帶一提,就算是專業投資者,要長期擊敗市場也是極為困難,只有少數才辦得到。
這就是《輸家遊戲》觀點,我們只要追隨市場報酬,,重點不是贏,而是不能輸。大多數投資人所以會輸:最大原因是不斷犯錯,因此減少犯錯就是最重要的課題。就連「股神」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夥伴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都極力避免犯錯。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甚至在《窮查理普通常識》寫道:
「如果烏龜能從最棒的前輩身上,汲取已經過實踐驗證的洞見,那麼牠也能跑贏那些追求獨特性、不願向優秀前輩學習的兔子。烏龜若能特別有效的應用前輩最棒的工作方法,或者只要避免犯下常見的災難性錯誤,跑贏兔子的情況就有可能發生。
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掌握深澳的。我們從來不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只是持續避免讓自己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很多朋友常會認為讀了某些大師經典書籍(更多讀的不是大師書籍),就認為可以縱橫市場,所向披靡。這就很像古代許多將軍(甚至文人書生),以為讀通《孫子兵法》,就能戰無不克道裡一樣。
兩三千年下來,精通《孫子兵法》人何其多,歷史上有多少人列位名將?不多吧!我們常看到的是像南宋帝國將軍郭倪先生一樣,平日以為自己是諸葛亮再世,手搖羽扇;西元1206年擔任北伐總司令,兵分四道攻擊早已被蒙古打得奄奄一息的金帝國,結局是四路潰敗,全軍覆沒,郭倪先生流著眼淚落荒而逃,變成「帶汁諸葛」。
很多投資達人專家及朋友,只要言及投資方法必稱巴菲特,亦隨手不離可樂,彷彿早已得股神真諦,就像郭倪認為以得諸葛亮真傳一樣。希望到時候這些偉大可敬的專家達人別變成「帶汁巴菲特」。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身處的是社會科學,而非自然科學之類有脈絡可循。社會科學重點就是以前發生的,未來未必會再發生(就算再發生也是以別種形式現身);這明顯意謂著過去的技術方法,現在未來未必有用。例如:東漢帝國末年王允和北魏帝國皇帝元子攸的例子。
時空環境背景都不一致,過去的方法最多參考,未必有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勝協約國,但也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有鑑於此,法國花上鉅額,在德法邊疆處建立當時最大,號稱牢不可破的「馬奇諾防線」,幾乎是壕溝的完美典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有用嗎?德國這時已經發明坦克,採取閃電戰術,直接繞道而來,並且極短時間內擊敗法國。一次世界大戰的戰術,在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就直接宣告無效。
爾虞我詐的金融市場,其實和戰場是沒有兩樣的。就算你是集各派之大成,想要打贏市場,除了靠天份和知識之外,還要有足夠的運氣。如以下這三人,秦王朝末年的項羽及韓信,戰國時期的趙王國趙括,他們都是同樣的戰術,但結局卻不同。
<鉅鹿之戰>
項羽帶領的五萬名江東子弟兵破釜沉舟,並且數量遠輸章邯的二十萬裝備精良的秦軍,結果以一檔十,大敗秦軍,一戰成名。遂有「破釜沉舟」成語和霸王封號。
<背水一戰>
韓信也採這套戰術,採取陷入敵境策略,犯了兵家大忌,採取背水陣。韓信當然是用兵奇才,但更重要的是運氣很好,趙軍陳餘不聽李佐軍的戰術,於是大破趙軍,斬陳餘。如果陳餘聽了李佐軍的策略,韓信的登台拜將就是一個笑話。
<長平大戰>
趙括自幼熟讀兵法,並且爸爸趙奢和廉頗等名將指導下,不但熟讀並且精通。一樣採取把自己逼入死地,深入敵境戰術,結果運氣不好,他遇到的是白起不是陳餘,結果四十萬趙軍及自己在內,都死在這場戰役,落得「紙上談兵」笑名。
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
反是會搖晃的東西,不會傾倒。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那麼在金融市場中屬於脆弱的我們,要如何克服呢?《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答案:「反脆弱!」;如同小草般,無論狂風暴雨都無法阻礙生長。小草本身是極為脆弱的,對抗狂風暴雨的秘訣並不是什麼大絕招,而是跟隨狂風暴雨飄搖就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