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活動日期表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嬰兒自我發展心理學。


  在台大兒童醫院11樓日光室看《新生兒居家照顧》影片時,赫然看到自閉期、共生期等等字眼,對於一個新手奶爸竹軒的感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特別看了好幾次,並且爬文,總算有些眉目,趁記憶猶新做個紀錄。



Margaret Mahler

  什麼「自閉期」、「共生期」名詞是美國小兒科醫生瑪格麗特·馬勒(Margaret Mahler,1897-1985)所以發現的,應該說馬勒女士本身也是精神學家,特別重視兒童發展,因此創出「分離-個體化過程」。

  馬勒女士將0-3歲嬰兒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
  1. 自閉期:0-2個月。
  2. 共生期:2-6個月。
  3. 分離個體化期:6個月-三歲。

椪柑,0M6D

  一、自閉期(0-2個月):

  嬰兒出生至滿兩個月,這個階段稱之為自閉期。這時期的嬰兒睡眠時間大於清醒時間,並且孤立於世界之外。簡單說就是完全沒有與外界交流,處於在自己的世界裡。用術語來說就是嬰兒在此階段與客體不會建立關係,不會交流。

  所以馬勒說這是自閉期,嬰兒完全是靠本能來生存,靠反射來生活,例如:尋乳吸吮反射,如當一個母親或父親把手指放在孩子嘴邊,孩子就會自動吸吮手指。這實際上是一種反射,靠這種反射,找到母親的乳頭,吸吮乳汁,這是本能的、無意識的,不受主觀神經系統支配,是一種反射。而且整天基本都是睡覺,好像不和母親發生關係,自己形成了獨自的系統。

  所以這時期嬰兒不理會父母千萬不要有挫折感,這是寶寶的本能反應。因此此時期寶寶缺乏注意力。如何建立親子關係?台大兒童醫院衛教影片提到:

  1. 眼對眼,盡量靠近寶寶,寶寶此時期是大近視眼,最遠只能看到20公分左右距離。
  2. 親生細語對寶寶說話,建立依附關係。
  3. 寶寶喜愛人的臉孔與黑白物體。

  打這篇文章時,女兒椪柑正處於自閉期。
  
  二、共生期(2-6個月):

  寶寶對父母微笑,預告自閉期結束。微笑也代表一元關係結束,進入二元關係,進入與母親關係,稱之為共生期。這時期寶寶認為覺得母親是附屬的自我,母親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親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寶寶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分開,非常典型的就是微笑反應。

  2~6個月的孩子微笑不分人,這個時候的嬰兒分辨不出母親和外人的差別的,不僅僅和母親共生,可能和這個世界也是共生的,這個時候當母親把他摟在懷裡的時候,寶寶非常的乖。這種不分陌生人還是熟悉人,不分母親還是其他人的微笑,是最早人類社交的標誌,這個階段叫共生階段。

  共生關係,就是母嬰關係的原型!

  嬰兒出於生存的恐懼,他必須通過操控和使用媽媽,才能滿足生存的需要。他會認為自己所有的需求媽媽都配合滿足。嬰兒和媽媽共生在一起,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所以,你必須對我負責。但是對於小嬰兒來說,這是正常的共生,因為小嬰兒沒有生存的能力,他必須和媽媽共生在一起,依賴媽媽,才能夠生存下去。

  如何建立親子依附關係呢?

  1. 寶寶有需求,就要滿足他。透過彼此互動來建立依附關係。
  2. 微笑是寶寶對你信任、滿足的象徵。
  3. 餵食時,多與寶寶說話、唱歌。

 

  三、分離個體化期(6個月-3歲):

  馬勒認為共生時期節後都是:病態共生。2~6個月的時候是和母親融合在一起的,6個月開始這個寶寶想要更獨立、更個體化,從認知和知覺這個層面上說,寶寶逐漸開始區分母親和我是不一樣的人。寶寶開始我咬母親一口,我不疼,這個時候第一次感覺到我和母親不是一體的。

  這時期寶寶看到媽媽會微笑,看到陌生人的時候緊張焦慮,不像共生期看到誰都微笑。6個月寶寶開始區分自己的媽媽和別人不同一樣,也開始區分母親和自己有差別,這是人類走向個體化獨立的第一步。很多精神分析學家把這個時期叫陌生人焦慮期,寶綁開始害怕陌生人,探索母親和陌生人的差別。

  這個時期分了四個階段:

  (1)分化期(6-10個月):

  父母會發現寶寶開始不聽話,不會靜靜讓你抱著,寶寶會拚命的掙脫母親的懷抱,要看世界、周圍其他的人,開始和周圍的環境探索和發生關係。但馬勒發現寶寶掙脫的目的是為了清楚看見媽媽的臉,要從媽媽的臉找自己的形象,鏡像反應出現了。這時候嬤嬤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寶寶,如果是負面憂鬱不開心也會讓寶寶埋下負面陰影。

  這個階段,寶寶會害怕陌生人,也就是所謂陌生人焦慮。寶寶害怕陌生人,但會繼續探索這個世界。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多陪伴寶寶,尤其父親可以幫媽媽大忙,讓寶寶有十足安全感。

  (2)練習期(10個月-1.5歲):

  寶寶開始走路、說話,加大寶寶對自己身體、肌肉感覺各方面的探索,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育。寶寶滿意極了自己可以走路這件事,如果加上會說話,就是自戀達到高峰了。寶寶會利用自己雙腳探索世界,但一方面又離不開母親,因此我們會看到寶寶會離開媽媽一回,又跑回來找媽媽。寶寶既想獨立,又離不開依存。

  馬勒認為這階段父母的要相信寶寶的能力,推動寶寶自由自在探索世界,以及提高自尊感的關鍵期,不要限制太多。

  在李坤珊老師書籍《小小愛書人》提到:獨立會貫穿寶寶的雙腿,寶寶會走來走去,走個不停,喜歡搬書。親子共讀重點在於:不要強求,不要著重於共讀,而是順從寶寶喜好,讓寶寶愛上書籍。



  (3)接近期(16個月-2歲):

  這階段寶寶更黏上父母了,簡單說就是分離焦慮症。寶寶關心父母在哪裡,目光片刻都分離不了。因為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 (或主要照顧者) 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覺得媽媽隨時會離開自己。讓寶寶感到焦慮的是:寶寶不知道媽媽會離開多久,會不會回來。 儘管媽媽只是離開一下下,但是寶寶沒有時間的概念,所以對於寶寶來說等待是漫長的。

  寶寶已經會「想念」媽媽。所以這階段特別需要父母能夠理解寶寶需求,而不是厭煩打發寶寶的分離焦慮。

  (4)恆定期(2歲-3歲):

  發展中的個體性以及客體恆久性發跡於整合期之分合反復接近尾聲的時候。個性一定會伴隨一種逐漸增強,在任何處境與情緒下都很穩定的【自己是誰】的意識。客體永恆性的意思是,維持客體穩定形象的能力,特別是維持母親的穩定形象 ,無論她在或者不在,是滿足的角色,還是剝奪的角色。

  2歲~3歲的階段,母親的形像已經內化,不需要媽媽在場了。之前是需要母親在場有安全感。現在寶寶要擺脫你。母親在不在都沒關係了,寶寶可以自己去玩。個體分離不成熟的話,長大較缺乏安全感。寶寶需要把父母的形像內化成自己的力量。

  簡單來說,寶寶腦中心中都有父母的形象了,可以接受暫時和爸爸媽媽分離,也知道爸爸媽媽會回到自己身邊。因此我們也看到政府會把幼稚園設定在3歲開始,就是這原因。因為寶寶知道自己去上學會與父母短暫分離,亦知道下課回家就會再次見到父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