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活動日期表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粗略閒聊配置。



  由於許多朋友問我配置的問題,因此這篇文章我想以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來回答這類問題,至於數據考究達人,就放過我吧!我不是一個對數字較真的人,應該說很多事我也都不怎麼較真。

  一、資產配置的目的?

  為了讓你可以保持在任何時間需要搬錢時,都有錢可以搬,並且不讓自己資產隨時間推移,受通膨影響而逐漸下滑。
  
  對!就是這麼簡單。

  配置不是為了什麼追求高報酬,或是高績效。
  
  如果跟你說是為了降低波動,降低標準差之類,可能又太學術,太理論,別說許多朋友不想知道,我也不怎麼想知道這種鬼東西。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想用錢時,他就有錢給你,這樣就對了。(我相信如果發生股災時,除非逼不得已,要不然沒人想賣股票換現金吧?尤其在你知道未來一定會漲回來情況下)

  把錢都藏在自己家裡或是存在銀行一樣可以達到這作用,但差別在於你的資產會受通膨一點一滴的吞噬。你知道嗎?1982年的1萬元台幣,到2012年剩多少價值呢?答案只剩下6000元,有4000元都被吞噬了。想想1982年一碗魯肉飯的價格和現在的價格比較吧!相信你會有感覺的。

  二、股債混合的基金(ETF,例如:AOA)。

  個人不會投資這類型基金或是ETF,最主要的原因:

  這類基金(ETF)失去 【可以保持在任何時間需要搬錢時,都有錢可以搬。】這個特性。

  試想:股災來臨時,自己急需用錢,也許這時後股票大跌,債券持平。那你一定會賣債券來渡小月。但這類平衡混合基金就不同了,你只能同進同出。你需要用錢時,每賣一股混合基金,意謂著你同時賣出股票與債券。

  等同於你把靈活性完全交給它了。
  如此一來,個人認為配置的初衷就消失了。



  三、配置的順序。

  個人(家庭)忍受的風險度→多元化資產→全球性→報酬。
  (註:我們先忽略成本費用問題,我想這個問題對於指數化投資者而言,不需要再提醒了吧。)


  1. 風險永遠擺第一位,是要真實評估你承受風險的能力,而不是澎風以為。
  2. 多元化資產是指:股票、債券、房地產(信託)、貨幣、大宗商品、黃金及現金等等。
  3. 全球性:單一市場(如:臺灣、美國)、局部市場(如:新興市場)或是全世界市場。
  4. 報酬:雖然高風險未必等於高報酬,但每一分報酬都伴隨著風險。

  許多剛接觸資產配置的朋友會眼花撩亂,因為他們看到許多人的配置都不同,然後荒張起來,感覺自己的配置都不怎麼對。但事實上是你多慮了,你要考慮在乎的是自己家庭狀況承受風險能力而量身訂做,不是別人的配置。

  四、標的越多越好嗎?

  未必!李尋歡就只有一把飛刀,就打遍天下無敵手。李小龍就雙截棍,他就耍得嚇嚇叫,多未必好,也未必能精。投資上,我們要僅記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要力求簡單,但不是最簡單。」當你懂風險、考量風險及成本問題和相對投資觀念後,本身就不簡單了。接下來我們就要力求簡單,而不是最簡單。例如:我認為AOA就是最簡單,但導致失去配置靈活性。

  沒人敢跟你保證把VT(全球股市)拆成VTI(美國)+VPL(亞太)+VGK(歐洲)+VWO(新興市場)一定會比較好;也沒人敢跟你說股市只要給美國一定會比全球好。市場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沒有一定的聖杯,沒有所謂黃金比率,一切都交給你決定。有人幾乎所有個別市場都買,弄得很累,但績效還輸給只有一檔VT的投資人。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

  大多數朋友會投資,是為了增加被動收入(畢竟投資不是你的本業)。
  
  被動收入是什麼觀念呢?竹軒的定義如下:


  1. 你可以不需要理會它,甚至可以永遠不管它。
  2. 不知不覺中資產自動會增加,不需要你刻意操勞煩心。

  
  所以我不認為天天研究市場、財報或是線型籌碼之類的人是財務自由,對我而言這是他們的工作,並且不保證一定賺錢,有時也會忙了老半天還虧損。相同的,如果你的投資組合讓你天天操心煩心,那我也不認為你是為了增加被動收入(在我看來你是在兼差)。

  我們應該學學優雅的投機大王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所言:「買入時要浪漫,其餘時間應該要睡覺。」不必過於杞人憂天,在考量自身家庭能力情況後,就開始執行計畫,接著過自己生活吧。

  五、各項資產的比率。
  
  這個真的沒有黃金比例,沒有絕對原則,一切依照你的風險承受度而定。

  舉例:


  小明今年才五歲,爸爸媽媽給你的壓歲錢,我認為全部放在股市就行了。對!就是100%配置在股市。原因在於股市報酬最高,並且長期持有10年以上勝率幾乎百分之百。一個五歲的小孩最大的利器就是時間。與其幫他買儲蓄險或是什麼穩定型資產,不如全部放在股市。對他而言,股市是最安全又能讓他資產成長的資產。

  小林今年17歲,開始打工賺錢,他可以定期定額全部都入股市,也就是配置在股市100%。一樣的道理,時間是他的利器,並且一人飽全家飽情況下,他承受風險度最高。對小林而言,只要領到薪水就投入股市,其餘時間去享受青春和學習,可以完全不理會市場。

  小美28歲,打算要結婚了,要組成一個家庭了。這時家庭負擔來了,她必須顧慮到這層面,但因為是年輕夫妻,承受風險也比較高,因此可以採取70%或是80%的資產放置在股市上。

  趙大哥今年45歲了,是家庭的經濟主力,老婆是家庭主婦,專心帶小孩。這時趙大哥的配置必須要相對保守點,因為有小孩和老婆要養。可能最多股市只能投入60%資產而言,其它40%必須放在相對穩定但報酬偏低的固定收益資產上。



  老張今年65歲了,已經退休了。對他老人家而言,已經沒有主動收入(沒工作),只能仰賴被動收入來過生活了,這時他已經不適合把太多資金放置在股市上,一來波動大對心臟不好,二來如果發生股災,帳面上會產生重大虧損,甚至連股息都配不出來。因此他的債券至少要拉高到60%資產以上,來確保自己的樂齡生活。

  以上都是絕對的嗎?不是喔!有人八十多歲了還是堅持80%資金在股票資產,原因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孫子。或是巴菲特堅持把90%資金放置在股市,原因也很簡單,就算股災來臨,股市跌到歸零好了,巴菲特的10%債券對生活就很夠用了,因為他的資產之大,不是我們能比的,並且巴菲特本人有超乎常人忍受風險波動的能力。


  以上大致簡單的介紹一下資產配置。

  若覺得文章不錯,歡迎打賞,謝謝。

打賞竹軒台灣智付通QRCO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